• 王巍做客《聊一波读书会》,夜话“并购的江湖”

    作者:CMAA 来源: 日期:2023-11-29 13:23:06 人气:12 加入收藏 标签:

    640 (53).jpg

    2023年9月22日晚,全联并购公会创始会长、金融博物馆理事长王巍做客《聊一波读书会》线上访谈节目第7期,与该节目的制片人贾梦霞进行了近2个小时的夜话直播。

    做金融博物馆不是“玩票”,在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变得丰富,认真做了十余年,通过不断提升品质,转变思想,来形成一种长期的鞭策,不断向前。

    “我做金融博物馆从来没有计划,只是根据市场需求和城市特色来考虑。金融博物馆的核心就是要让大家都知道,金融是朋友,不是敌人;金融会帮助你创新,帮助你做到金融安全、经济自由,要证明金融的力量,让整个社会关注且重视金融,这样才能被称为‘金融城市’。所以,这就是我们做的一点‘自下而上’的工作,叫做‘金融启蒙推动金融普惠’。我是‘外紧内松’的人,因为人的内心一定要松弛,才能客观接受新的东西。边缘科学、创新科学都是跨界,化学专业的人只能谈化学,物理专业的人只能谈物理,这个世界就死板了。所以,我这个人内部比较‘松’,什么都感兴趣,都能产生化学反应,但外面是很‘紧’的,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就咬定青山不放松,就会非常努力得把事情做成。”

    每个人的生存、生活状态、生活目标和生活的价值观都是不一样的。

    “金融博物馆对整个社会观点的改变,能够被社会上成千上万的人所看到、感受到。过去中国的40年发展是高速增长的,不能赚钱致富的事情,是没有人会去做的。但当一个社会环境发展到非常丰富的状态时,就需要平稳保持,不赚钱、保本就可以,因为社会不是永远都在追求财富增长。你挣多少钱,才算够用呢?我觉得,这是每个人价值观的不同而已。社会一定需要像金融博物馆这样的机构,我们要懂得作为社会生态里的一环,特别是在金融圈这样高度讲究财富和增长圈里,开辟出一道新的‘风景’。10多年来,我们做的是完全公益性质的金融博物馆,但是能够生存下来,而且在疫情之后,博物馆还能得到很多人的关注,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对自己来说是丰富了很多东西,也带给了我新的生命。”

    与“垃圾债券之父”的渊源

    始于在美国留学阶段

    “我跟迈克尔·米尔肯接触得多一些。我在美国留学读书时,米尔肯非常火。1987年,华尔街报纸上把整版都用于报道他的事情,上面有200多位企业家写上了‘迈克尔·米尔肯,我们相信你!’当时,这件事让我感觉相当震撼。一个要被判刑的人,所有当时的著名企业家联名写上这句话。我那时起就比较关注他,看了他写的很多书。后来,我有机会能见到他本人很多次,他到北京和上海考察,我去接待,他对我做金融博物馆特别感兴趣,虽然他不允许再做金融,但他在历史上的作用很大,只是他的名誉受损,受到了社会的误解。他现在在做医疗、做教育,都做得很好。米尔肯说希望和我们合作,但由于疫情的原因被迫停下来,像迈克尔·米尔肯这一代人在美国经济高速成长时期,发挥了很多的创新能力,帮助中小企业创造了很多社会价值。”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历史的平衡,会永远有。市场博弈是靠一种平衡来维持的。

    “人们往往容易把对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概念理解变成两个极端。其实,在金融创新里,好的创意者应该有一个很好的自律过程,知道界限所在,不会胡乱创新,要有底线,也有上限,这就叫‘自我监管’。创新中有监管,监管中有创新。市场博弈是靠一种平衡来维持的,没有人预先知道结果。我觉得有争论是好事,只要争论就说明大家都对问题有深入地思考。金融永远会有周期,都会出现危机。在这个过程当中,你单单说是危机,是监管过度?还是监管不力,创新过度?更多还是立场不同。所以,你要允许艾伦·格林斯潘检讨,也要允许格林斯潘自我辩护,大家不要轻易下结论,像大萧条、美联储犯错误这些也都经过了40-50年之后,才能看得出来。所以,一定要提供宽松的讨论环境。”

    金融就像阳光、空气和水一样,是现代文明不可或缺的东西。

    “历史上有很多鲜为人知的观察视角,比如瓦特发明蒸汽机,但事实上他的发明远远不止如此,包括今天的马斯克、乔布斯、比尔·盖茨,所有的企业家、科学家,创新、进步、发展的背后都有金融家的支持,没有金融家的支持,马斯克哪有钱来买设备用于制造呢?包括马斯克现在做所有的项目,背后都有一大批金融家在支持他。但整个人类历史上,商业是最后被提到台面上谈的,人们认为商人赚钱是龌龊的,无论是欧洲还是中国,经历千年历史沿革之后,都是一样的。只有最近的200年,商业、金融家才得以抬头,有机会摆在台面上谈论。所有伟大的成功,大家首先关注和看到的是科学家、政治家,而不去看或者很少会关注企业家,特别是金融家,所以,我们要挖掘出‘金融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逆生的变量’。

    没有江湖体验和历史共情,空谈规范与原则无法真正理解并购市场。每一次并购,都是创造一个新的企业生命,改变一个环境和生态,实现一次商业、社会和人生的价值。

    “并购是改变结构,而人们是求稳的,你改变结构,就会破坏大家的‘舒适区’。所有事情发展的力量,在短期内都不会被传统社会所接受,只能走到一个阶段之后,成长起来能够让大家得到收益,这样大家才会意识到这是好事。因此,我写《并购的江湖》也是希望能够给并购带来一种公允的立场,让大家看到并购是怎么做下来的,而不是简单评论‘是’与‘非’、‘好’或‘坏’。江湖本身不是定论,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江湖,这样才能使整个世界变得丰富多元,所有鲜活的力量都在里面。没有江湖的社会,是一个‘僵死’、‘教条’的社会。‘江湖’是非制度化的东西。在没有形成制度化、体制化之前,都可以视为江湖。我们所讲的‘江湖’充满了变量、活力和激情,它是一个可以不断生长的东西,这是我对江湖的理解。”

    并购不仅是对传媒,几乎所有的产业都是在中国入关之后才开始剧烈变化。就像我们谈到的大国崛起,都在2001年之后成为一个分水岭。

    “在企业交易的市场,最早是要引进并购交易这个概念。在20年前,我们就发起创建了并购公会,现在叫‘全联并购公会’,归属于全国工商联,在民政部已经注册,发展了20年,形成了一个行业的宗旨,大家一起来推动市场发展,身肩着很重的使命感,对社会的影响也更大一些。历史上中国的并购有很多,清朝末期、民国时候都有很多并购,但是具有现代意义的并购,我们通常指的是改革开放之后。当时我写了一篇《中国并购的元年》,网上还能查到资料。为什么是这一年?有两个因素:第一,中国加入WTO,开始走向国际化,全球资本进来。第二,中国的股份制的改造,企业型股份制的改造,市场有了活跃度。中国的企业启动了,外国的企业进来了,所以,从2002年开始是中国现代并购的一个起点。”

    在如今新的时代下,我们要理解历史的景深,才能看到未来。

    “并购的核心是要改变企业结构,提升价值。并购交易是一个长期性的存在。在大经济周期下,如果好,大家就可以往好的方向去做,做得更大更强;如果不好,出现一大堆亏损企业,就‘死马当活马医’,机会还是非常多的。有三个因素导致中国产生了又一波新的并购。第一是全球经济的变化,‘外资进入到中国’和‘中国投资到国外’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第二是中国进行经济调整,‘内循环’加上‘公平要高于效率’,人们更加关心社会公平。第三是新一代企业家的出现,他们跟30年前不同,那时是穷,很多人会不顾一切、贪婪地追求财富。而新一代企业家更有教养和文化,更关心环保、低碳、种植经济和人工智能,思维和视野不同,操作并购的手段也不同。这些因素会推动中国新的并购高潮。”

    每个尝试都让我有机会学习到新东西,你不能辜负这个时代。

    “我做过政府的官员、做过企业、做过博物馆、做过行业协会等等,我要感谢伟大的时代所赋予的机会,我们这一代人赶上了。我们有自己的使命感,我喜欢用八个字来形容‘做我所爱,尽我所能’。我做每件事情,从内心是热爱和喜欢的,因为有激情,可以发挥出创造力,英文叫‘Make a difference’,改变自己,改变环境。我以前做过银行、证券、基金等等很多行业领域,但最喜欢的是做并购,因为并购不依靠特权和执照,是靠人的智慧和idea,需要语言技巧,并购是破坏原先的结构,创造新的结构,并购可以改变很多企业,帮助企业提升价值,把一个烂企业变成一个好的企业,把一个好的企业做得更优秀。谈并购,如果有人能够拿最近10年,当下发生的所有并购案例找我来分析,我会有独特的解读,这是我的长项。”


    栏目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