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顶部固定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着力解决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推动国有企业带头解开“连环套”

2025-11-07
新闻来源: 全联并购公会
查看次数:244
近日出版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辅导读本》中,国务院国资委主任张玉卓发表署名文章《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

张玉卓表示,经营主体是我国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他强调,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始终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在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上下更大功夫,不断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

张玉卓指出,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关系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巩固,关系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能力,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切实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加快打造创新领先、功能突出、治理高效、充满活力的现代新国企。

具体来看,张玉卓表示,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他提出,要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深化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深入实施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深化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改革,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各级负责人薪酬、津贴补贴等,支持科技型子企业建立更具灵活性和市场竞争力的中长期激励机制,使国有企业真正按市场化机制运行。此外,他还提到要优化企业管理运营体系,加快企业组织形态变革,推动大型企业结合实际实施扁平化改造,并强调“要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健全经营性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和集中统一监管制度”。

围绕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张玉卓指出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聚焦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功能,调整存量结构,优化增量投向,大力发展实体经济。要明确国有资本重点投资领域和方向,完善主责主业管理,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公益性领域等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

此外,张玉卓提出,要增强国有企业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国有企业更好利用经营手段和市场力量履行国家战略使命,切实发挥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

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除了谈及国资国企改革,张玉卓强调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他表示,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当前,民营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的九成以上,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占比在九成以上,对城镇就业的贡献达到八成以上,对进出口和税收的贡献都在五成以上,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是我们党的一贯方针,必须全面落实党中央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引导民营企业坚定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中国式现代化的促进者,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具体包括:

一是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从法律和制度上保障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有效保护合法权益,充分激发民营企业活力。他提出,要持续破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障碍,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实行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落实民营企业在招投标、政府采购等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非歧视政策等,并表示要着力解决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用好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等政策,推动国有企业带头解开“连环套”,建立健全清理和防止拖欠账款长效机制,完善政府诚信履约机制,提高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拖欠失信成本。

二是支持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张玉卓表示,要加强优质高效服务支撑,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监管行为,开展涉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收费专项治理,建立和完善国家、省、市、县四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不断提高服务的精准性、时效性和满意度。要更大力度推进纾困培优,加大对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融资增信支持,积极帮助个体工商户解决租金、税费、社保等难题,深入实施优质中小企业培育工程,鼓励中小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培育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三是强化产权执法司法保护。“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张玉卓强调,要加快形成以民营经济促进法为基础、相关法律法规规章为支撑的法律制度体系,更好发挥法治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中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记者:马梅若




全联并购公会是2004年经全国工商联批准成立、2012年经民政部登记注册的非营利性民间行业协会。总部位于北京,行政主管单位为全国工商联。

作为全国工商联直属的唯一金融属性行业商会,全联并购公会现拥有230余家理事会员,建立了法律、基金、标准、国际、并购维权、数字经济以及信用管理、金融文化、金融科技、中小企业投融资等21个委员会,为规范并购行业发展、促进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深度结合、提升中国企业竞争力、促进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并购作出积极贡献。

电话:010-65171198

网址:www.ma-china.com

邮箱:cmaa@mergers-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