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顶部固定

全联并购公会召开专委会交流研讨会 共商服务赋能与创新发展

2025-10-17
新闻来源: 全联并购公会
查看次数:554

2025年10月17日下午,全联并购公会在北京西苑饭店金融会客厅成功召开专委会交流研讨会。会议旨在系统总结专委会工作成效,深入探讨未来发展路径,进一步凝聚共识,发挥专委会在服务会员、引领行业、促进并购市场健康发展中的专业支撑作用。



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全联并购公会会长、中联资产评估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范树奎主持会议。公会名誉会长、信用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小企业投融资专业委员会主任尉立东,常务会长、并购估值专业委员会主任权忠光,党委常务副书记、秘书处党支部书记邵逸,公会顾问、金融科技专业委员会主任刘红路,副会长、并购基金专业委员会/民企重整工作委员会主任李聚合,副会长、金融文化专业委员会主任渔童,副会长、债务重组专业委员会执行主任提瑞婷等公会领导,以及公会理事、并购维权专业委员会主任王心波,永久理事、学术与培训专业委员会主任于明礼,永久理事、拍卖服务专业委员会主任林波,监事长单位致同代表、并购财税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武建勇,常务理事单位国浩代表、并购法律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孙敬泽,常务理事单位德勤代表、国际化与数字化转型专业委员会杨晟,家族财富管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刘巍,公会秘书长沈联合,副秘书长张菁,会员服务专员吕晓伟等来自各专业委员会的主任、秘书长及代表参加会议。


会议伊始,沈联合秘书长就公会专委会建设的总体情况进行了系统汇报,回顾了专委会体系的发展历程、组织架构以及近年来在专业研究、活动举办、会员服务等方面取得的积极进展。




在随后的交流讨论环节,与会各专委会主任及代表围绕如何更好发挥专委会功能、应对当前经济金融领域新形势、提升专业服务能力等议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探讨。大家一致认为,专委会作为公会延伸手臂、深化服务、集聚资源的关键载体,在新的发展时期使命更加光荣,责任愈发重大。与会代表就优化专委会内部治理与运行机制、打造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业活动、促进跨专委会乃至跨行业的开放协作等方面,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



范树奎会长在讲话中,首先对各专委会长期以来为公会发展和行业进步所付出的努力与取得的成果表示肯定与感谢,并围绕民政部社会组织5A评估标准,阐述了专委会工作的重要意义。他强调,公会各专委会要充分发挥自身的“链接力”,有效联结理事会员单位,同时凸显专业优势,将专业能力转化为实际效能。在交流中,他倡导“大家的事大家办”,要集思广益、凝聚共识,共同推动专委会工作迈上新台阶。


范树奎会长对与会代表围绕机制建设、活动创新与资源整合所提出的真知灼见表示肯定,认为这些建言为后续工作奠定了扎实基础。他系统阐述了专委会在新阶段的定位与发展方向,强调专委会应成为推动公会整体发展的重要抓手、核心引擎与关键平台。他就专委会建设提出六方面重点意见:一是优化结构、激发活力,稳步扩大专委会规模,广泛吸纳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层次的专业力量;二是完善机制、规范运作,推动制定完善《全联并购公会专委会工作办法指引》及相关指导意见;三是聚焦专业、发挥效能,持续强化专委会的专业属性,将专业优势切实转化为服务能力与行业影响力;四是协同联动、共建共享,通过每年举办若干高质量专委会活动,深化与地方并购联合会、全国工商联直属商会及工商联等部门的对接合作;五是系统规划、前瞻布局,提前谋划2026年度专委会工作重点与活动计划,增强工作的系统性与计划性;六是明确功能、以点带面,夯实专委会作为公会支撑平台的作用,以其高质量发展带动公会整体建设水平提升。范树奎会长最后表示,全联并购公会将一如既往地全力支持各专委会开展工作,共同为服务国家战略、服务理事会员、推动行业稳健发展贡献力量。


全联并购公会长期以来高度重视专委会的组织与发展,已陆续成立了涵盖信用管理、并购估值、并购基金、金融科技、金融文化、债务重组、学术与培训、并购法律、并购维权、并购财税、家族财富管理、国际化与数字化转型、拍卖服务等21个专业方向的委员会。这些专委会成功开展了系列专业研讨、标准制定、培训交流等活动,显著增强了公会的专业服务能力与行业影响力,已成为公会履行职能、服务会员、促进行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本次会议的召开,为专委会下一阶段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新的动力。




全联并购公会是2004年经全国工商联批准成立、2012年经民政部登记注册的非营利性民间行业协会。总部位于北京,行政主管单位为全国工商联。

作为全国工商联直属的唯一金融属性行业商会,全联并购公会现拥有230余家理事会员,建立了法律、基金、标准、国际、并购维权、数字经济以及信用管理、金融文化、金融科技、中小企业投融资等21个委员会,为规范并购行业发展、促进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深度结合、提升中国企业竞争力、促进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并购作出积极贡献。

电话:010-65171198

网址:www.ma-china.com

邮箱:cmaa@mergers-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