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顶部固定

【会领导企讯】中企华参与的三项案例入选 2024 年度“全国破产经典十大案例”

2025-04-30
新闻来源: 全联并购公会
查看次数:115

日前,2024年度 “全国破产经典案例” 评选活动落下帷幕。本次评选历时三个月,共收到全国范围内161个申报案例,经56位专家评委三轮投票,最终评选出10个经典案例及12个提名奖案例。其中,全联并购公会常务会长单位北京中企华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 “中企华”)深度参与的中天金融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十三家公司实质合并重整案、新华联集团系列重整案、中通国脉通信股份有限公司重整案三项案例成功入选,展现了其在破产重整领域的专业实力与创新实践。




评选背景与意义



本次评选旨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市场主体退出机制的决策部署,通过挖掘典型案例,总结破产重整经验,以案例推动法治与市场深度融合,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司法参考。评选规则强调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重点关注案例的创新性、示范性及社会价值。


评选活动由中国政法大学破产法与企业重组研究中心等九家机构联合主办,评委涵盖破产法领域知名学者与实务专家。评选过程严格遵循 “三轮投票+差额淘汰” 机制,确保结果的权威性与公正性。例如,四川信托重整案、北大方正集团财务有限公司破产清算案等案例因在金融机构风险处置、跨境破产协作等领域的突破而入选,成为行业标杆。





入选案例简介



中天金融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十三家公司实质合并重整案

首轮得票数:26票,第二轮得票数:45票

申报主体: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中天金融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管理人


简介:

中天金融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天金融”)作为贵州省首家上市公司(1994年深交所主板上市),主营金融(保险、证券)与房地产两大板块,财务并表企业达100家,涉及中小股东19万人、职工1302名。受70亿元收购定金损失及行业下行冲击,出现债务危机,引发金融与房地产系列违约风险,包括12亿元公开市场债券兑付压力、6个烂尾楼盘及4388套待交付房屋等,并最终于2023年5月退市。

经债权人申请,贵州省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贵阳中院”)于2023年5月4日启动预重整程序,由债权人、债务人主导市场化招募中介机构与投资人。2023年7月至9月,贵阳中院分三批裁定受理中天金融及12家子公司重整申请,同年12月27日裁定实质合并重整。2024年8月28日,贵阳中院裁定批准重整计划并终结重整程序,目前计划正顺利执行。

本案系全国首例上市“金融+房地产”企业实质合并重整成功案例,累计化解债务862.04亿元,盘活资产811亿元,保护1.26万名债权人、19万名股东及60万名保险利益主体合法权益。本案创设“金融+地产”双板块协同化险机制,创设受益债权回避表决等规则,融入绿色发展理念,形成“法律突破-市场运作-民生保障-生态转型”四位一体的重整体系,构建跨行业风险化解“贵州样本”。


团队人员:

本项目由中企华破产重整评估事业部、评估二部、房地产部及贵州分公司共同承办。项目主管领导为执行总裁高文忠、副总裁张维军核心成员包括:刘洪帅、李学奇、张兆琴、李阳、刘鹏、张婷婷、王红玉、宫祥运、胡盈宇





新华联集团系列重整案

首轮得票数:23票,第二轮得票数:37票

申报主体: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新华联控股有限公司管理人、新华联文化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管理人、北京新华联置地有限公司管理人、长沙新华联铜官窑国际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管理人


简介:

新华联集团是一家成立超过30年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投资控股文旅地产、化工新材料、矿业与石油、投资与金融等多个产业。受疫情、房地产市场波动、企业融资负担过重等诸多因素叠加影响,新华联集团及其部分下属企业经营活动遭受重创,出现流动性危机并引发债务风险。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北京一中院”)于2022年8月9日裁定受理新华联控股、新华联矿业重整两案,并指定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担任管理人。新华联集团系列重整案包括新华联控股等6家关联企业实质合并重整,以及旗下上市公司新华联文旅与2家核心子公司协调重整等多个程序,既相互交错又环环相扣。北京一中院采取“分类施策+协同重整+跨省管辖”的方式统筹推进重整程序,实现了对该集团的整体救治。该系列重整案成为北京地区大型民营企业市场化、法治化开展重整,自上而下整体化解债务风险,有效维护各方权益的典型案例,为“集团+上市公司”债务风险统筹化解模式提供了范本。

新华联集团系列重整案亦被写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在党中央、国务院大力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团队人员:

本项目由中企华评估五部、矿权部、房地产部、河北分公司、福建分公司、山西分公司及山东分公司共同承办。项目主管领导为副总裁王强。核心成员包括谭佳奕、刘雨婷、王军好、刘鹏、杨玉川、徐雁、赵玉敏、姜煌彩、林海、陈彦君、魏晓凯、马嘉鸿等。





中通国脉通信股份有限公司重整案

首轮得票数:12票,第二轮得票数:24票,第三轮得票数:53票

申报主体:吉林省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中通国脉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管理人


简介:

中通国脉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通国脉")前身为吉林省邮电工程局,2016年12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主板挂牌上市交易。中通国脉作为吉林省通信行业领军企业,多年来稳居通信科技信息化建设龙头地位。近年来,受市场规模缩减、竞争加剧,控制权频繁变动等内外因素综合影响,中通国脉主营业务收入持续下滑,现金流濒临枯竭,无法清偿到期债务,面临经营和债务危机。2024年5月6日,中通国脉被实施退市风险警告。

2024年6月20日,债权人向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长春中院")申请对中通国脉进行重整,并在审查期间启动预重整。长春中院经审查,于10月23日裁定受理中通国脉重整,其后许可中通国脉自行管理财务和经营事务。2024年12月6日,中通国脉重整案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召开,各组表决通过了重整计划草案。经申请,长春中院于2024年12月10日依法裁定批准重整计划,并于同月30日依申请裁定终结重整程序。

本案是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后,长春破产法庭首个成功审结的上市公司重整案件。法院采取一系列迅速且精准有效的有力措施,充分保障了万余名中小投资者的权益,护航上下游产业链千余家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也为全省上市公司重整案件提供了可借鉴的审理经验与审理模式。


团队人员:

本项目由破产重整评估事业部承办。项目主管领导为执行总裁高文忠、副总裁张维军。核心成员包括陈伟毅、陈懿、张兆琴、丁晓蒙、刘悦佳等。





中企华破产重整评估事业部



随着社会发展与商业模式的不断丰富,债务重组已经成为债务危机化解的一种重要方式,债务重组实施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契合债务人、债权人、投资人、乃至政府或监管机构的要求。债务危机化解的过程实质也是各方利益平衡的过程。无论是司法程序中管理人牵头委托的中介工作,还是战略投资人聘请的顾问团队。中介机构的角色都是依据项目的具体情况,通力配合,各自发挥自身领域的专业优势,共同为困境企业制定有效实施的方案。


2024年度全国破产经典案例中,中企华共参与了其中的三个项目(中天金融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十三家公司实质合并重整案、新华联集团系列重整案、中通国脉通信股份有限公司重整案),以多维度的专业支持深度支持各项目重整方案的推进。


中企华作为评估业界第一家成立破产重整评估事业部的专业机构,深耕破产领域多年,始终致力于为企业提供优质的评估服务和解决方案。破产重整制度的目标在于通过重整拯救处于困境但又有存在价值的企业,保障企业职工就业生存权,合理清偿债权,实现投资人收益,并维护各方利益的公平,从而实现社会安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高质量的重整案例不仅能够体现人民法院的司法担当,为营造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为困境企业提供高质量的司法保障。对经济产业结构优化、转型、升级也具有显著推动作用,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


本次评选结果不仅是对中企华专业能力的认可,更标志着破产重整行业从 “问题解决” 向 “价值创造” 的转型。未来,中企华将持续以评估为支点,撬动困境企业重生,为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评估智慧。


全联并购公会是2004年经全国工商联批准成立、2012年经民政部登记注册的非营利性民间行业协会。总部位于北京,行政主管单位为全国工商联。

作为全国工商联直属的唯一金融属性行业商会,全联并购公会现拥有230余家理事会员和4000余名联系会员,建立了法律、基金、标准、国际、并购维权、数字经济以及信用管理、金融文化、金融科技、中小企业投融资等 21个委员会,为规范并购行业发展、促进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深度结合、提升中国企业竞争力、促进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并购做出了积极贡献。

电话:010-65171198

网址:www.ma-china.com

邮箱:cmaa@mergers-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