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顶部固定

先有中投、中信,又来了中国邮政,为何国资频频投资滴滴?

2016-08-18
新闻来源: 全联并购公会
查看次数:1235
关注我们请点击上方"中国并购公会"


8月16日,滴滴出行宣布又引入一家新的战略投资方——中国邮政,有国家景投资的阵容再添一席。


在经历过多轮融资和与优步中国的合并之后,滴滴的股权结构已经非常复杂。分析滴滴的投资者名单,除了BAT、Uber、苹果之外,包括中投、中金甲子、中信、中国平安、中国人寿、招商银行、北汽集团等一大批“国家队”都投资了滴滴,且主要集中在滴滴快的合并后的融资。


滴滴与优步中国合并前的融资史(腾讯科技配图)


除了上述几个“中字头”之外,其他一些投资方如赛领资本、鼎晖、春华资本、民航股权投资基金等其实也有国资背景。其中,赛领资本属于上海国资委旗下,鼎晖投资则是从中金分拆出去的PE,民航股权投资基金背后是中国民航局。


表面上看,滴滴引入部分国资背景的投资是为了整合各自资源。比如中国邮政集团公司战略入股滴滴后表示,将整合资源和运营经验,探索并展开全方位、多层次合作。


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滴滴需要有国资背景的投资做背书,帮助其在政策上实现利好:国家资本的进入无形中会扮演政策改革的力量,最大限度消除运营风险,从而为滴滴创造更大成长空间。


值得关注的是,7月28日先后酝酿两年之久的出租汽车改革及网约车新政方案揭开面纱。除了给予网约车平台合法的运营“许可证”,新政还特别规定网约车平台公司不得有“为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运营扰乱正常市场秩序,网约车价格需要与出租车价格形成差异竞争,并规定不允许扰乱市场的价格补贴。


尽管网约车新政的下发对于滴滴等平台来说是重大利好,但目前的各项运营标准仍然属于是国家层面,具体的细则制定权限则下放给地方政府部门,也就是说地方细节还未敲定。因此,滴滴引入的国资背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其消除运营风险。


而对于上述国资背景的投资机构来说,滴滴已成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出行平台(尤其是与优步中国合并后将占据中国出行市场90%以上的份额),无论从成长性还是回报预期来看,滴滴都是一个具有潜力的投资标的,且滴滴在与优步中国完成合并后,估值达到350亿美元。尤其对于中投来说,在许多基础设施领域,中投格外关注未来的交通运输行业与接地气的互联网企业;而中国人寿战略投资滴滴6亿美元则意在布局“互联网+金融”。


虽然这些投资之初的规划还没有开始落实,并且大多数希望渺茫,但是在滴滴这家已经估值达到350亿美元的未上市公司身上投资,这些国资已经可以获得不菲的回报了。




文 / 腾讯科技 相欣


中国并购公会
全世界并购者,联合起来!
长按二维码 即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