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顶部固定

融创孙宏斌用一场交易了结了一桩江湖往事

2016-09-20
新闻来源: 全联并购公会
查看次数:1202
关注我们请点击上方"中国并购公会"


被联想教父柳传志亲手送进监狱,又带着他给的启动资金创业,22年后孙宏斌与柳传志再次交集,这一次他将联想旗下的地产业务收入囊中。


9月18日晚间,融创中国和联想控股双双发布公告宣布,联想控股及融科智地与融创房地产订立两份框架协议。根据协议内容,融创拟收购联想控股41间目标公司的相关股权及债权,该等目标公司主要拥有42个物业项目的权益,框架协议项下拟进行的交易事项总代价约为人民币137.88亿元。

  

这42个物业项目分别位于北京,天津,重庆,杭州等16个中国城市,总占地面积约693.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802.2万平方米,未售面积约730万平方米。


交易完成后,北京融瞰、北京瞰融、融科新地标及第一太平融科将不再为联想控股的联营公司,而各其他目标公司将不再为联想控股的附属公司;北京融瞰、北京瞰融、融科新地标及第一太平融科将为融创中国的联营公司,而各其他目标公司将成为融创中国的附属公司。

  

柳传志和孙宏斌的故事凭空多了许多猜想,双方的前程有了一个明朗的注脚,联想控股转让地产业务的买家变成融创后,故事更添戏剧色彩。

  

联想新旧事

  

毫无疑问,孙氏的融创帝国将借此机会进一步壮大,弯道超车高速扩张的融创战略历程上将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孙宏斌与联想之间的渊源,也让这个并购故事注定具有传奇色彩。

  

1989年,年仅26岁的孙宏斌便被联想集团的掌舵者柳传志任命为专门负责汉卡和微机产品全国分销业务的企业部经理。那时候的孙宏斌在联想公司已经一鸣惊人,凭借其过人的商业天赋和挑战权威的蛮劲,孙宏斌成为联想少壮派的领袖,但后来他因为经济问题,被柳传志亲手送进监狱,并被判处有期徒刑 5 年。


在被减刑1年零2个月之后,1994年3月27日,孙宏斌出狱,柳传志给了他50万元助其创业。


顺驰是孙宏斌创办的第一家房地产公司,但之后由于扩张太快,资金链断裂,管理失控,香港上市杳无音信等多种因素,最终在2006年9月,香港路劲基建通过注资的形式获得了顺驰的绝大部分股份。


而顺驰后期,孙宏斌做了第二手准备,创办另一家房地产公司——融创,这两家公司是完全独立运作的,没有任何互补,也没有资金上的往来,甚至在拿地和项目选择上都没有过任何的协作。


在将顺驰低价转让出手后,孙宏斌将其全部的精力放在了融创这家公司上面。2010年,孙宏斌带着在港交所挂牌上市的融创中国再次回归到“聚光灯”下。

  

不念过往不畏将来,恩怨二十多年后,孙宏斌和柳传志重新合作,“融创和融科智地收购事件谈的时间不能算长,但是比想象中快。”一位知情人士表示,从绿城的收购之后,孙宏斌的并购更为明朗化,从公司的整体收购转向项目的收购。

  

从1990年到2016年,从27岁到53岁,与其说孙宏斌用了二十六年来了结了一桩江湖往事,不如说,不提恩情也不提仇怨,随行就市谈成一笔大生意,这或许才是商人之间最体面的一种重逢。

  

并购往事

  

融创中国与融科智地的交易,只是孙宏斌以及其融创团队众多故事中的一个,在此之前,他已经因为多次战役而获得“并购大王”、“白武士”等称号。在一定程度上,融创的并购史,以及伴随着并购而快速崛起的历程,势必成为中国商业领域的经典案例。

  

这个并购的故事最早受到关注是2014年,国内房地产市场极度低迷,不少公司陷入经营困境难以为继。这年5月,融创中国和绿城中国的股权并购案一鸣惊人打破行业的沉寂。融创中国计划以62.98亿港元收购绿城中国24.31%股份,然而,随着绿城集团董事长宋卫平决定回归绿城,双方经过了多轮谈判后,最后宣告协议终止。

  

当孙宏斌为这宗并购案倾注了大量精力但却铩羽而归的结果,让人不无唏嘘,但外界没有想到的是,他快速满血复活,出乎意料地导演了另外一出更为惊人的并购大戏。

  

2015年1月30日,融创与佳兆业达成协议,决定接手佳兆业49.25%股份。2月5日,融创中国购入佳兆业25.29亿股股份,交易完成后融创将成为佳兆业第一大股东。

  

2015年1月底2月初的佳兆业岌岌可危,政府锁定大部分房源,债权人集体追诉查封资产,公司现金流捉襟见肘,处于破产边缘。在许多地产大佬眼中,当时的佳兆业可能是块肥肉,但里面的水到底有多深,谁也拿不准。大家都在观望,行动派孙宏斌却火速出手了。

  

据了解,孙以及融创团队在当年1月初就到了深圳,经深圳某家银行高管的介绍,在香港接触到“暂避风头”的佳兆业大股东郭英成,并快速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

  

之后,融创团队几十人奔赴并驻扎深圳,开始清理佳兆业资产状况,但人算不如天算,并购案的复杂性远远超出常人的预期。最终该收购因股份买卖若干先决条件仍未达成,融创宣布主动放弃。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两度失利,孙宏斌并非没有遗憾,但他很快就找到了事件乐观的一面。2015年6月底,刚刚从深圳撤回北京,他便大方地坐到了数百媒体记者面前,声称:买卖无关输赢,吃了亏的同时得了人心。

  

事实上,孙宏斌在两度并购大战中得到的并非只有人心。梳理融创的扩张历程不难发现,在并购绿城中国之后,融创在华东的版图不经意大肆壮大,截至目前,其在上海、杭州、南京、苏州、合肥等城市已经成为当地占据相当市场份额的开发商。同样,结束对佳兆业的收购重组之后,从未涉足过华南的融创却在短短一年时间内在珠三角囤下10个项目,其扩张速度不可谓不惊人。

  

因为并购,融创走了一条有别于同行的非常规之路,虽然选择这种扩张路径的公司并非融创一家,但只有孙宏斌在行业里树立了这个鲜明的“招牌”。据透露,现在不少公司会主动找融创谈收购事宜,融创的团队每天都在高速运转地在各地看项目。

  

退居幕后?

  

不同于其他的企业家,孙宏斌一直都是企业界的“网红”,他容易在发布会中语出惊人,是媒体偏爱的采访对象。

  

2016年6月融创合肥壹号院的发布会上,正值万宝大战如火如荼之际,许多媒体问孙宏斌的看法,他颇为大胆地表示:“万科团队如果出来创业我愿意出一个亿!”

  

这或许就是孙宏斌,只要你敢问,他就敢回答。

  

对于融创对并购的偏爱,孙宏斌的解释十分质朴:并购是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情,做成功的话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成就感!

  

数据显示,在过去五年国内房地产市场急剧波动的背景下,融创中国合同销售额持续增长,从2010年上市初的86亿元,到2015年的734.6亿元,复合增长率接近55.81%,而同期全国商品房销售金额的复合增长率仅为10.61%。

  

一位接近孙宏斌的业内人士评价:这是智商极高的一个人,他的每一个布局,对行业前景的洞察,对市场节点的把握,都透露着过人之处。

  

事实上,早在他创业之初作行业选择时,没有进入原先的IT行业,而是参与刚刚起步的房地产业,就显示出他对中国经济大势的某种洞见




本文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中国并购公会
全世界并购者,联合起来!
长按二维码 即刻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