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资出海扩容民企渐发力 并购仍是买方主导
持续数年的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热潮仍在不断升温,今年前三季度,中企海外并购市场交易总值较去年全年增长近两倍。近日,并购公会常务理事、致同证券业务全国负责人郑建彪在接受和讯网《中国经济学人》栏目采访时表示,企业海外并购热情将继续高涨,而在流动性宽裕的背景下,中企海外并购仍是买方市场。
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7月中企海外并购实际交易金额543亿美元,超过2015年全年总额,占同期对外投资额比重也超过了2015年的34%。实际并购金额在10亿美元以上的项目达12个。并购市场资讯有限公司统计数据也显示,前三季度,中企海外并购市场共取得交易总值1717亿美元,交易金额较去年全年增长近两倍。
对于今年激增的海外并购,郑建彪认为,最大的特点是地方国企和民营企业所占份额有了明显提升,而以前多为央企主导。
但随着“走出去”企业的增多,交易的失败率也有所提升。有数据显示,中国买家的海外并购交易完成率仅为67%,远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企业的水平。
事实上,尽管融资成本较低使一些地区收购意愿呈上升趋势,但2015 年全球卖方信心仍小幅下滑,收购供求之间的差异扩大给卖方在估值方面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对此,郑建彪认为,从供求关系来看,大量的企业有出售的意愿,本应是卖方市场,但事实上真正能形成交易的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倒不觉得是完全的卖方市场,特别是现在中国流动性充裕,加上人民币贬值,中国企业去海外并购可能还是买方市场。”
他还表示,企业应当把收购作为进入新市场、获取新技术以及建立发展规模的有效手段,成为支持公司发展的中长期战略目标,而不是仅仅满足快速财务回报的短期目标。因此,企业走出去,需要通过分析收购标的资产负债表来评判其是否有提升空间。“如果一家公司已经严重资不抵债,市场份额也在严重下降,通常来说,无论是产业投资还是财务投资进去都是解决暂时困难,如果它不是一个暂时的现象,那它未必是一个好标的。”
来源:和讯网
作者:庞凌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