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书福海外豪气收购的背后
吉利在海外收购道路上已经停不下来。继去年底大手笔收购沃尔沃集团商用车8.2%的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之后,2月24日戴姆勒官方证实,吉利已在公开市场累计持有戴姆勒股份公司近9.69%的股份,市值约90亿美元,这让吉利成为这家德国汽车制造商巨头的最大股东。自2010年开始,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通过资本运作,用不到八年的时间连续将沃尔沃和沃尔沃集团股权、宝腾、路特斯、伦敦出租车收入囊中,似乎并没有终点。
业内人士认为,从收购戴姆勒9.69%的股份来看,吉利在海外强大的融资能力已让人刮目相看。在吉利的2020200计划中,吉利汽车到2020年要实现年产销200万辆目标,进入全球汽车企业前十强。入股戴姆勒后,吉利未来如何壮大自己的版图、下一步收购对象是谁引发业界猜想。
戴姆勒发布的文件显示,目前戴姆勒总共发行了1069837447股,吉利此次收购了其中103619340股。按照戴姆勒最新股价70.41欧元计算,戴姆勒目前总市值753.27亿欧元,吉利所持有的部分价值72.99亿欧元,约合89.74亿美元或568.94亿元人民币。此次入股完成后,吉利集团将成为戴姆勒最大的股东,并承诺长期持有后者股权。从金额上看,这是中国对海外整车行业规模最大的投资,也是2010年吉利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汽车的5倍。
由于戴姆勒9.69%股份的价值约达90亿美元,因此外界对此次入股的资金来源十分关注。在《有关受通知义务的人相关信息》一栏,最终由一家名为Tenaclou3 Prospect Investment Holdings Limited的投资公司持有股权。记者了解到,Tenaclou3 Prospect Investment Holdings Limited是一家吉利控股集团此前注册的专门用于拓展海外业务的新公司,实际控制人也是吉利控股。
李书福在对媒体的回复中表示,收购资金是吉利海外投资公司通过海外资本市场安排,实现收购资金自我平衡。他强调,吉利此次入股资金没有使用中国境内资金,整个交易本身是在完全公开、透明的环境下完成,是一场极具价值的入股行为。
吉利控股集团常务副总裁李东辉在接受央视财经采访时则表示,“目前还不能透露具体收购金额,但远低于90亿美元,我们(吉利)需要动用的资金是很小的一部分”。
虽然吉利方面回应入股戴姆勒的资金并非来源于中国境内资金,但有消息透露,兴业银行和摩根斯坦利成为吉利的融资伙伴。按照行业猜测,李书福抵押了部分吉利及戴姆勒股权,来获得银行贷款资助,吉利集团、兴业银行香港分行以及摩根斯坦利各承担2.23%的股权收购,这个拆分比例的猜测也符合戴姆勒关于3%举牌线的规定,在交易结构中,二级市场直接收购占到4.9%,剩余4.79%部分采取向对冲基金借股的方式进行。而在今年2月,两部分股权合并,一次性交割给吉利方面。这类交易的背后规则是,吉利方面出资不应少于全部的50%,李书福出资应该在280亿元人民币。不过,上述猜测并未得到吉利方面的证实,一位吉利内部人士透露,吉利会选择合适时间就资金的构成情况正式对外公布。
在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看来,吉利成为奔驰母公司戴姆勒最大股东的意义重大,不管是从财务方面还是从实业方面来看,都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从长期来看,入股戴姆勒会产生多个方面的回报,股票分红也能减轻吉利在收购中的压力,而此次收购的幕后操盘手若为兴业银行和摩根斯坦利,协助吉利顺利完成了几十亿美元的购股交易,这无疑为国内车企在海外收购树立了范本。这也让吉利海外融资平台露出冰山一角。
在进行大手笔海外并购的同时,李书福对于国际化格局和国际竞争也有思考。李书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战略协同的角度,戴姆勒与吉利、沃尔沃产生协同效应,这是吉利入股戴姆勒的一大原因。”
业内人士分析称,此次交易的协同效应主要体现在双方新能源领域的合作上。
首先,对于吉利而言,此次入股戴姆勒,可以通过技术引入,补强新能源汽车板块。有观点分析称,吉利汽车积极求购戴姆勒,是为了该集团手中的电动车技术,想藉由购买大量股权换取核心技术,并计划和戴姆勒合作在中国展开电动车电池设计与建造工程。
而对戴姆勒来说,据媒体报道,目前戴姆勒已在三大洲共建立了6个工厂,其中5家工厂将会生产下一代EQ系列新能源汽车,第6家位于法国的工厂在未来将生产smart ED纯电动车型。同时,将投资100亿欧元用于新能源汽车的研发,还将投资10亿欧元用于电池技术的研发与生产;等到2020年前将发布超过50款新能源车型,纯电动汽车将推出至少10款。
这些无不显示出戴姆勒新能源汽车的“野心”。有分析认为,此次与吉利合作,很大程度上可以帮助戴姆勒扩大中国汽车市场,特别是有着广阔发展前景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另一方面,双方的合作可以帮助两家企业缓解双积分带来的压力,在中国汽车市场上更加游刃有余。
值得注意的是,戴姆勒此前就与两家中国车企比亚迪和北汽有过合作,但收效甚微。2010年,戴姆勒与比亚迪以50:50股比的技术合资公司的形式,共同出资6亿元,启动电动车研发,推出电动车腾势。然而,目前腾势销量不温不火。而此前戴姆勒与北汽集团签署新的框架协议,双方共同投资50亿元人民币,在北京奔驰建立纯电动车生产基地及动力电池工厂,生产梅赛德斯-奔驰品牌的纯电动车产品,并未达到预期。
李书福曾说,“真正的互联网汽车必须是高度电动化的汽车,没有电动化就很难实现互联网化,也不可能高度智能化。”
显然,这次“圆梦”后的李书福,在造车的路上,还有更远的路要走。
来源:北京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