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并购公会工作周报(总第60期)
2021年第1期
01
本周公会动态
02
一周要闻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7日全天召开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工作汇报,听取中央书记处工作报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强调,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要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带头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锲而不舍抓好党风廉政建设,激励广大党员、干部保持良好精神状态和工作状态,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新华社)
【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通知指出,2015年5月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对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新的形势、任务和要求,党中央对其予以修订。这次修订的《条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和加强党对统一战线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巩固深化统一战线领域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精神,着力提高统一战线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是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的基本遵循。(新华社)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实施情况第三方评估汇报,要求进一步打通落实堵点,提升营商环境法治化水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法(草案)》和《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修订草案)》。(新华社)
【央行定调2021年工作】
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1月4日上午以视频形式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20年主要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2021年工作。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党委书记郭树清出席会议并讲话。人民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陈雨露、潘功胜、范一飞、刘桂平、刘国强,党委委员、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人民银行纪检监察组组长徐加爱出席会议,并就分管领域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央行为2021年货币政策定调“灵活精准、合理适度”,意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将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把握好政策时度效,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有效的金融支持。(中国人民银行)
【央行等六部门联合发布通知进一步优化跨境人民币政策 支持稳外贸稳外资】
近日,人民银行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国资委、银保监会、外汇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跨境人民币政策 支持稳外贸稳外资的通知》,自2021年2月4日起实施。《通知》包括五个部分,共十五条,涵盖围绕实体经济需求推动更高水平贸易投资人民币结算便利化、进一步简化跨境人民币结算流程、优化跨境人民币投融资管理、便利个人经常项下人民币跨境收付、便利境外机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使用等五个方面内容。(中国经济网)
【国家统计局:PMI三大指数连续10个月保持在荣枯线以上】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了中国采购经理指数(PMI)。2020年12月份,我国经济恢复向好势头继续巩固,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1.9%、55.7%和55.1%,虽都略低于11月份,但均继续位于2020年内较高运行水平,连续10个月保持在荣枯线以上。2020年四季度,制造业复苏步伐有所加快,12月份制造业PMI为51.9%。(经济日报)
【“十三五”期间我国新办涉税市场主体5745万户】
5日从国家税务总局获悉,“十三五”期间,全国新办涉税市场主体共5745万户,年均超千万户,较“十二五”时期增长约83%。分类型看,新办民营涉税市场主体5600万户,占比超九成,且占比逐年递增。新办涉税市场主体活力较强、成长性较好,成立当年即领用发票率和有税申报率稳步提升,整体存续率超过八成。(国家税务总局)
【2016年以来证券公司服务贫困地区企业融资超2500亿元】
中国证券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自2016年起,证券公司通过公司债券、并购重组、新三板股权融资、产业基金等多种方式,服务贫困地区企业融资累计超过2500亿元。与此同时,证券公司共服务18家贫困地区企业通过IPO“绿色通道”政策发行上市,累计募集资金超126亿元;设立或参与设立公益基金66个,规模6.08亿元,贫困地区产业基金47个,规模201.42亿元。(新华网)
【去年底我国外汇储备规模32165亿美元】
国家外汇管理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165亿美元,较11月末上升380亿美元,升幅为1.2%。“去年12月份,我国外汇市场运行总体稳定,市场交易理性有序。国际金融市场上,受新冠肺炎疫苗进展、主要国家货币及财政政策等影响,美元指数下跌,非美元货币及主要国家资产价格均有所上涨。外汇储备以美元为计价货币,非美元货币折算成美元后金额增加,加上资产价格上涨等因素共同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上升。”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王春英分析说。(新华网)
【2020年新三板成交金额1200余亿元】
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成交金额达1294.64亿元,较2019年的800余亿元成交金额提升显著。在挂牌公司方面,截至2020年末,新三板挂牌公司总数8187家,较2019年末的8900余家挂牌公司有所下滑。在反映新三板融资能力的股票发行金额方面,2020年新三板挂牌公司股票发行融资总额为337.55亿元,较2019年提升幅度明显。(新华社)
【全国股转公司:积极做好在新三板实施注册制准备】
从全国股转公司了解到,2021年全国股转公司将积极做好在新三板实施注册制准备,全力构建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支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是新三板下阶段的工作重心之一。全国股转公司表示,要坚持把支持科技创新作为主责主业,深入发掘中小企业创新要素,全力构建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发挥好新三板服务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企业功能作用。(新华社)
【多家机构预测2021年世界经济走向复苏】
世界银行5日发布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说,由于新冠疫情持续蔓延,2021年上半年世界经济仍将处于低迷状态,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将增长4%,中国经济将增长7.9%。其他多家金融机构近期也陆续发布经济展望报告,对2021年世界经济走势作出预测。摩根大通公司预计,2021年世界经济将增长5%。美国银行全球研究部预测,2021年世界经济将增长5.4%。明晟公司分析师预计,2021年世界经济将增长6.4%。花旗集团表示,2021年世界经济将增长5%。高盛集团预测,2021年世界经济将增长6%。(新华社)
(秘书处张菁搜集整理)
03
产经分析
一、2021年美国经济:刺激国内经济优先,联合盟友制衡中国
1、拜登对内政策的核心是抗击疫情和财政刺激
拜登上台后将以抗疫为首要工作,实行口罩令、社交隔离、疫苗接种;并施行财政刺激和宽松货币政策推动美国经济复苏。考虑到美国2021年疫情严峻、经济低迷,预计2021年仍将维持低利率货币宽松环境。
2、拜登上台后将联合盟友制衡中国
拜登上台后将以修复美国经济为首要任务,内政先于外政;而其外交思路,修复盟友关系优先于对华施压。
二、2021年中国经济:经济持续恢复,但不宜盲目乐观
2020年3月以来,中国经济持续恢复,出口、基建和房地产投资是主要拉动力量。疫后中国经济复苏的主逻辑是:积极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发力,基建和房地产投资起到逆周期调节作用;防疫物资、居家办公需求激增、中国生产替代效应,以及下半年欧美需求恢复,出口超预期高增。
但经济恢复基础不牢,随着逆周期调节政策力度减弱,基建和房地产投资面临放缓压力;消费仍受就业和居民收入抑制,恢复缓慢;如果欧美疫情逐步缓解,“疫情受益型”出口将放缓。2021年1季度前后可能经济顶,回归潜在增长率,但经济复苏的韧性较强。
房地产是周期之母,房地产短期看金融。2020年在低利率和货币宽松的推动下,房地产市场的复苏对3月以来的这一轮经济复苏周期贡献明显。但是,随着5-6月以来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化、边际收紧,未来房地产销售和投资均面临回落压力,但考虑到2020年拿地较多、2021年长租房发力,预计房地产投资韧性较强。房地产长期看人口,区域分化将是未来的主流。
出口面临下行压力,但仍有韧性。2021年随着疫苗大面积使用、欧美疫情逐步缓解,“疫情受益型”出口将放缓,但欧美需求端修复料将加快,海外供需缺口难以快速收窄,出口仍有韧性。
就业形势严峻,小微企业经营困难,居民收入下降,导致消费和物价低迷。1-10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09万人,较去年同期少增184万人,累计同比-15.4%;10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5.3%,较去年同期高0.2个百分点。10月小型企业PMI为49.4%,较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宏观上是数据,微观上是多少家庭的悲欢离合。
预计2021年伴随经济恢复,物价温和上涨,经济基本面和货币环境不足以支撑通胀大幅上涨。
值得重视的是,过去几十年全球范围的“低利率、低通胀、高泡沫、高债务”不仅是经济金融问题,更是深刻的社会治理和收入分配问题,“消费降级与消费升级并存”“底层通缩,高层通胀”“穷人通缩,富人通胀”。因此,调节收入分配、精准扶贫、加大教育投入、促进社会阶层流动、征收房产税遗产税等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三、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化,但不宜过快收紧
我们认为,2021年货币政策大概率继续保持稳健中性,流动性管理工具与金融监管政策相互配合,稳杠杆、防风险。
经济基本面不足以支撑货币收紧,货币政策宜保持观察。金融监管或将成为2021年重要的政策主线之一,稳杠杆、防风险。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管理双支柱体系下,流动性管理工具与金融监管政策相互配合,实现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同时,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将金融创新纳入审慎监管,合理控制杠杆,反对不正当竞争,加强用户隐私保护,平台经济商业模式面临大调整。
四、2021年三大风险点
1、不要对拜登上台后的中美关系抱有不切实际的乐观,美国两党已达成对华强硬共识。
2、谨防触发重大金融风险。以永煤违约为代表的信用债风险集中爆发并非偶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影子银行、僵尸企业等金融风险防控仍任重道远。
3、疫情形势仍存在反复风险。
五、中长期三大挑战
1、中美贸易摩擦的本质是在位霸权国家遏制新兴大国崛起,具有长期性和日益严峻性。
2、中国少子老龄化问题严峻,人口危机渐行渐近。
3、亟待调动地方政府和企业家积极性,建立高质量发展机制。
六、七大建议:新周期、新基建、新战略
1、大力推进“新基建”,打造中国经济新引擎。
2、加快推进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主导的新型城市化。
3、尽快全面放开并鼓励生育。
4、打通资本市场与科技创新的“双循环”。
5、大规模减税降费。
6、以中美贸易摩擦为契机,大力推进对内对外开放。
7、确立新的长期立国战略——新战略。

电话:010-65171198
网址:www.ma-china.com
邮箱:cmaa@mergers-chin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