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顶部固定

【会员原创】投资时,以退定投;退出时,以投定退

2021-08-19
新闻来源: 全联并购公会
查看次数:1111

作者:李刚强 全联并购公会会员、北京潜力股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


投资与退出是风险投资中最为重要的两个课题有人说投的好就能退的好也有人说会退的是师傅会投的是徒弟两者的关系玄之又玄综归而言投资是起点退出是终点一切财务投资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得好的退出收益


投的好是投资成功的一半怎么样才能退的好则是投资成功的另一半两者拼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句号


然而投资行业里大家在研究如何投方面花的心思多在研究如何退的方面却花的心思甚少我个人的感觉是投资时要以退定投才能投的好退出时要以投定退才能退的好


1. 投资时以退定投


相信没有人不同意这个观点一切财务投资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得好的退出收益


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在投资时就应该考虑未来可能以何种方式退出可能未来以何种估值退出尽管在当下预测未来就象给自己算命一样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但不同的公司未来在资本市场上可能的方向大概也是能预判几分的


基于团队的优劣势行业的天花板竞争情况对标公司等等因素我们也许能预测几分未来可能的退出路径


IPO方式退出的项目一般行业天花板比较高市场规模足够大公司的相对竞争优势比较明显在行业的竞争地位也比较好团队综合能力比较强就象我们投一个项目哪怕是很早期的如果市场空间足够大团队足够牛我们当然期待未来是可以通过IPO方式退的


有些项目则可能更适合并购方式退出比如行业天花板不高但公司在产业链中又有独特和重要的价值靠其自己独立上市难度比较大的公司则比较适合并购退出比如一个项目行业规模可能也就5-10亿公司可能能做到小几千万利润这类公司实际上上市难度是有的不如在合适的时间点被并购整合了


有些项目概念很好想象空间大很容易受到资本市场的欢迎但可能商业化的路径比较长这类公司也许更适合在未来再融资时通过老股转让的方式退比如我们近期看的一个项目属于未来的绝对方向团队也很豪华大家都认可未来大势所趋但时间点的到来具有一定不确定性商业化的过程也比较慢这类公司在一级市场不乏投资机构持续投资对于早期投资机构来说基金周期未必能等那么久那么在中间过程中通过老股转让方式退出也能获得极好的退出收益


我们不仅要判断不同项目的退出方式我们还要预测不同项目退出时可能的估值及回报倍数以此来指导和修正我们的投资模型但不同阶段的项目判断退出方式的难度和准确度是不一样的


对于PE类项目市场的成熟度和确定性更高竞争地位更好判断财务模型更好预测这样的公司未来通过哪种方式退出其实投资时是相对更有把握去预测的甚至这类公司未来上市后市值大概在多少区间按照当前估值投资进去能赚多少倍也是相对来说可以准确预测的


前几天和一个PE基金的合伙人吃饭他提到了一个模型值得参考100-10-10模型即对于他们来说判断一个项目投资与否需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该公司能不能达到100亿市值能不能获得10倍回报能不能一个项目赚回10亿的钱100亿市值代表未来企业能成长到多大规模说得简单点能不能干到1-2亿利润根据行业属性和技术含量给50-100PE,也就是100亿市值如果一个项目100亿要达到10倍回报则意味着估值不能高于7.5亿假设投后无新融资上市释放25%股份),最好控制在5亿留出一些缓冲空间而要赚10亿则意味着上市后持股比例要高于10%则按照5亿估值要投5000-1亿之间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一个项目赚10亿则基本也就赚回来了一个基金


对于天使项目来说我个人给出一个50-50-1的模型即一个项目的估值未来能到50亿约等于10亿美金),一个项目能赚5050倍回报对于天使投资已经很高见笔者之前文章:《投中一个ipo,不同轮次投资人能赚多少倍》),一个项目能赚回一个基金对于A股市场来说50亿市值意味着5000-1亿利润50倍的回报则意味着一个天使项目估值最好不要超过5000因为后续还有ABCD各轮次都要稀释股份赚回一个基金如果天使基金5亿规模那么相当于在上市后还有10%的股份则意味着在天使投资时需要持股15-20%的股份如果按照5000万估值则需要投资700-1000


我知道在一个项目刚投资时就去预测未来可能的退出路径甚至去预测未来的退出估值和可能的退出收益是一件十分不准确的事情但我们必须承认这又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在大多数时候投资需要的模糊的正确而不是精确的错误我们模模糊糊朦朦胧胧感觉以哪种方式退出的可能性比较大以什么估值区间的退出可能性比较大能有这种模模糊糊的正确就已经足够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种预测行为也是一种刻意练习当我们做投资第一年时错误率必然是极大的当我们做投资第10年时你会发现准确率极大的提升这时候我们的投资判断就会更准确


这就是我所理解的投资时要以退为投


2. 退出时以投定退


在制定一个项目的退出决策时投资机构内部往往有各种不同的声音投资经理往往对项目更乐观对未来充满期待风控/投后的成员则往往更谨慎更悲观一点负责募资的小伙伴们则恨不得尽快拿回来钱好给LP交代而老大或者合伙人们则多变往往因为一些不好的消息对项目很失望又可能因为市场一时热起来又想着再拿一下估值又能提升舍不得退了


屁股决定脑袋经历决定决策往往没经历过周期的人对未来更为乐观没经历过失败的人对风险更缺乏敬畏没募过资的人对浮盈更为兴奋对现金却不那么在乎


这就导致每家基金在退出时必然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反正投资是一个长周期反馈的事谁也无法证明自己对谁也无法证明对方错所以最后的重任就落在合伙人身上


那么退出时有没有一些最简单的大家都愿意遵循的基本原则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我在我们基金内部提出了一个基本原则退出时以投定退


简单来说我们只需要问我们自己一个问题不考虑我们是否有钱投不考虑是否符合我们的投资阶段只需要考虑在企业的当前阶段按照企业当前的估值我们是否愿意追加投资如果我们的决策是愿意追加投资那就不退如果不愿意追加投资那么斩钉截铁的退如果想观望一下且我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盈利倍数比如3-5那么我们退一定比例比如先回本金或者先退掉一半


这个基本原则能让不同部门的人站到同一条线上来思考问题比较容易使内部达成统一意见形成公司在退出决策时的基本原则


我个人在实操过程中通过不断应用这个基本原则已经成功的多次做出了相对正确的决策同时在过去几年中我也见证过大量因为各种原因或是贪婪或是基于片面信息决策或是根本不去想退的事情很多投资机构错过了大量项目的最佳退出机会而后追悔莫及的案例


总而言之思考如何退的问题已经成为了很多投资机构迫在眉睫的问题如何更科学的退也变得跟投资决策一样重要了




全联并购公会是2004年经全国工商联批准成立、2012年经民政部登记注册的非营利性民间行业协会。总部位于北京,行政主管单位为全国工商联。

作为全国工商联直属的唯一金融属性行业商会,全联并购公会现拥有近150家机构会员和4000余名个人会员,建立了法律、基金、标准、国际、并购维权、区块链以及信用管理、金融文化、金融科技、中小企业投融资等 19 个委员会,为规范并购行业发展、促进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深度结合、提升中国企业竞争力、促进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并购做出了积极贡献。


电话:010-65171198

网址:www.ma-china.com

邮箱:cmaa@mergers-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