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顶部固定

总报告:2020 年中国并购市场分析 |《中国并购报告(2021)》

2021-08-19
新闻来源: 全联并购公会
查看次数:1126

2021年7月30日,全联并购公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并购蓝皮书:中国并购报告(2021)》。全联并购公会会长尉立东,创始会长王巍,顾问刘红路,常务副会长蔡咏、郑建彪,副会长权忠光、张小艾,秘书长顾宁珂,常务副秘书长李聚合,中国社会学会秘书长、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原社长谢曙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经济与管理分社社长恽薇,湘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副总裁、研究所所长李康,武汉博览财经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李宏图,《中国并购报告(2021)》编委会成员,全联并购公会学术与培训委员会委员等嘉宾出席发行仪式。



官宣!并购蓝皮书《中国并购报告(2021)》出版发行


总报告

三、2020 年中国并购市场分析


并购基金在我国起步较晚,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背景下,企业被并购意愿不强、并购融资工具有限,并购市场的数量规模与相对成熟的欧美市场相比差异较大。但随着经济进入降速提质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市场的马太效应逐步显现,强者恒强在各行业中表现越来越明显,中小型企业被并购的意愿逐步提高,未来随着并购融资工具的逐渐丰富,中国并购市场加速发展的态势将延续,尤其是2020年初以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小企业产生了较大的冲击,更是加速了这一发展态势,中国与成熟欧美市场的差距也将逐步缩小。
 

(一) 2020年中国并购市场概况


根据Wind金融终端统计数据,2020年中国并购市场整体成交金额24577.5亿元,较2019年下降3.7%;整体并购数量9494笔,较2019年下降8.7%。从平均规模角度看,2020年中国并购市场平均单笔成交金额2.59亿元,较2019年增长5.4%。
 
分季度来看,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并购市场整体成交金额3003亿元,同比下降49%;整体并购数量1583笔,同比下降30%;单笔成交金额1.90亿元,同比下降27.1%。2020年第二季度中国并购市场整体成交金额4829亿元,同比下降25%;整体并购数量2345笔,同比下降13.3%;单笔成交金额2.06亿元,同比下降13.5%。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并购市场整体成交金额7165亿元,同比增长39.3%;整体并购数量2643笔,同比增长1.5%;单笔成交金额2.71亿元,较2019年增长37.2%。2020年第四季度中国并购市场整体成交金额9581亿元,同比增长19%;整体并购数量2923笔,同比增长5.4%;单笔成交金额3.28亿元,同比增长14.9%。从分季度数据可以明显看到,受疫情冲击最大的第一、第二季度,中国并购市场的并购金额与并购数量都出现了大幅度下滑,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并购金额与并购数量逐步恢复增长。
 
分行业来看,2020年中国并购市场成交金额排名前五的行业分别为技术硬件与设备、材料、资本货物、多元金融、房地产,其并购成交金额分别为3745亿元、2376亿元、2206亿元、1379亿元、137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07%、下降7%、下降9.9%、下降46.4%、下降22.3%,除技术硬件与设备行业大幅增长外均出现下滑。
 
分地域来看,2020年中国并购市场成交金额排名前五的省份分别为北京、广东、上海、新疆、浙江,其并购成交金额分别为4786亿元、4573亿元、1674亿元、1080亿元、864亿元,排名前四的北京、广东、上海、新疆同比分别增长72.8%、56%、29.4%、585.3%,浙江同比下降43.7%,疫情影响下,区域之间分化加剧。
 
从交易规模区间来看,2020年成交金额最大的是并购规模在50亿元及以上的区间,全年成交金额11182亿元,同比下降4.8%;10亿~50亿元规模区间成交金额6696亿元,同比下降4.3%;5亿~10亿元规模区间成交金额2653亿元,同比下降6.3%;1亿~5亿元规模区间成交金额3214亿元,同比增长3.2%;0~1亿元规模区间成交金额832亿元,同比增长1%。


从并购方式看,协议收购、增资、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是主流方式。其中2020年协议收购的成交金额为14608亿元,同比增长19.5%,占59.4%的市场份额,同比提升11.5个百分点;增资是成交金额第二大的方式,2020年成交金额3839亿元,同比下降29.7%;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是成交金额第三大的方式,2020年成交金额3194亿元,同比下降27.9%。
 
从并购目的看,横向整合、资产调整、战略合作、多元化战略是主要的并购目的。其中横向整合目的的并购成交金额8875亿元,同比增长76.1%,占据36.1%的市场份额,相对2019年的市场份额提升16.3个百分点;资产调整目的的并购成交金额4368亿元,同比增长37.7%;战略合作目的的并购成交金额3163亿元,同比下降34.8%;多元化战略目的的并购成交金额2308亿元,同比下降61.2%。
 
从支付方式看,现金与股权仍是最受欢迎的并购支付方式。2020年中国并购市场中,通过现金支付的金额为19369亿元,同比增长7%,占支付总金额的78.8%,较2019年提升7.8个百分点;2020年通过股权支付的并购金额1729亿元,同比下降41.3%;2020年通过股权加现金方式支付的并购金额2227亿元,同比下降3.6%。2020年三种支付方式合计占市场份额94.9%,较2019年提升3.3个百分点,占据了支付方式的绝大多数份额。
 

(二) 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并购概况

 
2020年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规模为1.66万亿元,仅次于美国和英国排在第三位。根据上市公司公告统计,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全年共计发起并购公告9322笔,从完成情况来看,2020年公告的并购事件中,已完成3770笔,占比40%;尚在进行中的5188笔,占比56%;另外364笔宣告失败。
 
从公告企业所属行业看,2020年机械设备行业发生的并购事件数量最多,全年共计884笔;计算机行业并购事件全年共计797笔;医药生物行业并购事件全年共计776笔。前十大行业并购事件占全部上市公司并购事件总数的66.7%。
 
从交易标的所属行业角度看,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全年共计发起9322笔并购公告,涉及交易标的方所属行业主要有医药生物、机械设备、化工、食品饮料等。其中机械设备行业有261笔,计算机和传媒行业分别有227笔和212笔。
 
从并购标的的类型角度看,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全年共计发起9322笔并购公告,有7389笔属于股权型并购,占比79.2%;无形资产并购600笔,占比6.4%;有形资产并购544笔,占比5.8%。
 

(三) 2020年中国企业海外收购概况

 
根据Wind金融终端统计数据,2020年中国企业海外收购整体成交金额917亿元,同比下降44.4%;整体并购数量180笔,同比下降29.7%。海外疫情同时影响着中国企业出海收购与海外企业到中国的并购,但后者受影响程度更大一些。从平均规模角度看,2020年中国企业海外收购的平均单笔成交金额5.1亿元,较2019年的单笔成交金额6.4亿元下降20.3%。
 
分季度来看,2020年第一季度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市场整体成交金额81.3亿元,同比下降79.5%;整体并购数量30笔,同比下降54.5%;单笔成交金额2.7亿元,同比下降54.8%。2020年第二季度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市场整体成交金额199亿元,同比增长65.9%;整体并购数量45笔,同比下降22.4%;单笔成交金额4.4亿元,同比增长113.8%。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市场整体成交金额251亿元,同比下降43%;整体并购数量47笔,同比下降32.9%;单笔成交金额5.3亿元,同比下降15.1%。2020年第四季度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市场整体成交金额386亿元,同比下降44.3%;整体并购数量58笔,同比下降6.5%;单笔成交金额6.7亿元,同比下降40.4%。从分季度数据可以看到,不同于国内并购市场在受疫情冲击最大的第一、第二季度后逐步恢复的节奏,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金额在第二季度反弹后出现了二次下滑,与进入秋冬后疫情在海外二次暴发的节奏相吻合。
 

(四) 2020年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并购投资概况

 
根据Wind金融终端统计数据,2020年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并购整体成交金额538.4亿元,同比下滑66.5%;整体并购数量121笔,同比下降37.3%。从平均规模角度看,2020年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并购平均单笔成交金额4.45亿元,同比下降46.5%。
 
分季度来看,2020年第一季度跨国公司在中国并购市场整体成交金额66.2亿元,同比下降75.2%;整体并购数量23笔,同比下降54%;单笔成交金额2.9亿元,同比下降46.2%。2020年第二季度跨国公司在中国并购市场整体成交金额104.6亿元,同比增长10.7%;整体并购数量29笔,同比下降21.6%;单笔成交金额3.6亿元,同比增长41.2%。2020年第三季度跨国公司在中国并购市场整体成交金额122亿元,较2019年下降82.4%;整体并购数量32笔,同比下降34.7%;单笔成交金额3.8亿元,同比下降73.1%。2020年第四季度跨国公司在中国并购市场整体成交金额245.6亿元,同比下降55.2%;整体并购数量37笔,同比下降31.5%;单笔成交金额6.6亿元,同比下降31%。跨国公司在中国并购市场的并购金额在第二季度小幅反弹后二次下滑,类似于中国企业海外收购的表现,同样与进入秋冬后疫情在海外二次暴发的节奏相吻合。
 

(五) 2020年中国主要行业并购概况

 
具体来看,主要行业的并购活动因为行业自身发展周期及疫情冲击等原因呈现了不同的特征。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我国工业化及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制造业是我国并购活动较为活跃的行业板块之一。由于制造业细分子行业众多,且我国制造业区域发展不平衡,整体制造业的并购活动也呈现出一定的结构性特征。2020年制造业的并购活动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如广东、江苏、上海这三地制造业并购金额占比就超过了全国的50%。从细分子行业来看,2020年汽车、电子等细分制造行业的并购活动较为引人瞩目,主要由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趋势下头部企业逐步做大做强推动。
 
2020年以来,受新冠疫情影响,中国企业收购兼并意愿有所下降,传统能源行业并购并不活跃。不过虽然能源矿产行业的并购活跃度有所下降,但由于行业内的标的资产的规模均较为庞大,因此其在并购市场中所占的绝对金额仍然较大。受疫情影响,上半年行业内的并购交易较为冷淡,随着疫情得到控制,下半年行业内的并购金额逐步出现回升的态势。从并购类型看,行业内的并购活动以境内并购为主,占比超过96%,出入境并购比例较小,一方面是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另一方面可能与能源矿产行业跨境并购的审核条件更为严苛有关。从并购交易的主体来看,行业内上市公司并购活动占比超过60%,国有企业并购活动占比超过70%,主要因为能源矿产行业中的企业以大型国有上市企业为主。从具体的并购案例来看,行业内的并购活动主要为了发挥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扩大协同效应,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近两年来在中央坚持“房住不炒”的环境下,我国房地产市场增速有所放缓,尤其是进入2020年,受疫情影响,销售数据出现大幅下滑。但随着疫情得到基本控制、各项利好政策出台,我国房地产市场逐渐回暖,销售降幅不断收窄。下半年“三道红线”融资新规的出台给房企资金面带来压力,即使是大型房企也更加注重流动性管理,长远来看融资新规将加速行业的分化与整合。在疫情冲击下,中小企业表现出更大的脆弱性。特别是在监管环境不放松的背景下,大量中小企业将面临转型或被并购的局面。行业中典型的并购案例便是南国置业吸收合并电建地产,此次并购履行了央企支持湖北疫情相对严重区域经济发展的责任,有利于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步伐,实现优质国有资产向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集中,全面提升上市公司的综合竞争实力和持续盈利能力。
 
互联网信息技术业是少数不仅没有受到疫情冲击,反而因疫情而受益的行业。因为防疫抗疫需要,全球不同国家均采取了一定程度的社交隔离措施,线下消费娱乐活动出现不同程度的停摆,经济活动呈现出从线下向线上转移的趋势,这种趋势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消费娱乐方式。因此,互联网信息技术行业内的并购活动趋于活跃,行业龙头趁机进行扩张。从并购金额来看,2020年前10个月行业并购规模较2019年同期增长超过5倍,其中软件与服务业占比最大,且以行业内并购为主,交易金额都大幅超越跨行业并购,行业内资源整合是2020年互联网信息技术业并购的主旋律。
 
受疫情影响,2020年金融业的并购活动无论从数量还是从金额角度看,均比2019年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主要与疫情冲击下金融行业加大服务实体企业力度相关。首先,受疫情影响,2020年很多小微企业生存压力骤然增大,人民银行全力支持稳企业保就业,实现1.5万亿元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目标。从细分子行业看,金融业成功的并购中58.3%的标的是属于保险与其他金融服务的行业。其次,35.4%的标的是证券行业,6.3%是银行业。从并购活动区域看,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金融业较为发达的省份,其中发生在上海市的金融业并购交易占比为18.75%,其次分别是浙江省和广东省。
 
文体及娱乐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连续多年保持增长,同时国家也大力从制度改革、政策引导、市场体系完善等方面推进“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此前,受资管新规及配套政策影响,叠加新冠肺炎疫情冲击,2019~2020年的文体及娱乐业投资热度明显下降。但随着疫情防控取得显著成效,文体及娱乐业复工复产扎实推进,行业仍具有较大的韧劲和发展潜力。与其他行业相比,文体及娱乐业的并购活动规模相对较小,1~10月,我国文体及娱乐业上市公司共完成并购交易12笔,披露的交易金额为25.12亿元,披露交易金额的并购交易中平均每笔交易金额为2.09亿元,其中单笔交易金额在1亿元以下的占比约为50%,这主要与行业具有轻资产经营的特征有关。从区域来看,北京、浙江和山西文体及娱乐业上市公司的并购活动在2019年相对活跃。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其产业规模、企业效益、技术装备以及建造能力不断提升。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落实,我国建筑行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交流也更加深入和广泛。目前,我国各地积极推动当地建筑业企业相互之间通过兼并、联合、股份合作、改组等方式形成大型综合性的企业集团。随着并购、重组的增多,行业集中度将提高,纵向发展是建筑企业转型的一个主要途径。2020年,建筑业发生的并购交易笔数为234起,其中境内并购占比超过94%,全年建筑业发生的并购交易披露的金额为739.42亿元,其中境内并购占比最大,达到了97%。
 
2020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电力工业增长幅度降低。随着疫情得到控制,行业整体回暖,且呈现加速上升态势。电力行业并购主要有传统电力企业重组整合、新能源发电、央企输配电领域大型海外并购等主线,传统电力企业重组整合交易主体集中在央企;在新能源发电领域,国家政策鼓励发展水电、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传统电力企业纷纷进行新能源行业布局,新能源行业的并购保持活跃;同时,能源央企执行“走出去”战略,大举进入海外电力基础设施及输配电领域,大型并购不断。电力、热力、燃气、水务公共服务业系民生刚需行业,并购交易活动较为稳定。此类行业具有区域性较强、异地业务扩张难度较大等特点,因此该行业并购以行业内优势企业通过外延式并购打破技术及地域限制、实现快速扩张为主。从参与并购活动的企业性质来看,国有企业参与的电力、热力、燃气、水务公共服务业并购比例达到了83%;从细分行业看,电力领域的并购交易最为频繁,传统发电行业领域发生的并购交易笔数最多,占比39%;新能源发电领域发生32起并购交易,占比31%。
 
2020年第一季度受疫情影响,交通运输与仓储物流业遭受较大的冲击,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复产复工稳步推进,行业也逐步呈现复苏的趋势。交通运输与仓储物流业作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将保持企稳回暖、稳中向好的基本态势。未来一段时期随着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物流业也将进入以质量和效益提升为核心的发展新阶段。2020年1~10月,我国交通运输与仓储物流业的并购交易共发生71起,披露的交易金额为265.31亿元,从交易数量和金额来看均较2019年同期有一定程度的回落,疫情对于行业的并购活动仍有一定的影响。从并购参与主体的性质来看,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交易占比相当,分别为45.07%和40.85%。其中一些典型的并购活动主要发生在港口、高速及民航领域,一方面是在深化国企改革的背景下,并购重组活动有所加速,另一方面相关政策支持港口及道路资源整合,优化资本结构,提升协同效益。
 
住宿和餐饮业可能是受疫情冲击最严重的行业之一,一方面,疫情暴发之初,全国各地采取了居家隔离、延长春节假期等措施防控疫情的蔓延,受此影响,各类聚餐、婚宴等活动几乎全部取消,大量酒店及餐饮门店被迫关停,导致大量人员待岗闲置,加上房租和人力成本等固定成本居高不下,住宿和餐饮企业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经营惨淡,整个行业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另一方面,疫情也为行业提供了转变的机会和方向,新消费场景和方式也在加速推进餐饮企业数字化和零售化进程。腾讯入股和府捞面是“互联网+”与餐饮行业融合发展的典型案例,面文化在中国有广泛的群体基础,随着中国餐饮行业的发展,在面馆这个细分市场,将有机会出现多家知名品牌,并最终走向资本市场,这应该也是腾讯看中和府捞面的主要原因。以美团为代表的生活服务电商平台率先推出“无接触配送”和“智能取餐柜”等新服务,“社区团购+集中配送”、“中央厨房+冷链配送”、智能餐厅、无接触服务使全行业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有了大幅提升。同时,龙头企业具有更强的资本实力和融资能力,餐饮行业有望迎来一波并购潮,行业格局在疫情后或将重新进行洗牌。


总报告作者:


李康,博士,高级经济师,湘财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副总裁兼研究所所长,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分析师、投资顾问与首席经济学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祁宗超,经济师,湘财证券研究所宏观分析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与产业并购发展; 


秦川,湘财证券研究所宏观策略分析师,CFA 持证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及投资基金业发展。


我国民营企业并购现状:海外发展遇阻与国内监管压力共存 

“后疫情时代”中国并购市场金额与数量逐步恢复增长 

2020年金融业并购数量与金额均大幅下降

中国并购基金发展的三方面机遇与挑战 

我国互联网信息技术业并购表现出交易逐渐活跃、单笔并购交易金额较小、以行业内并购为主等特点 

总报告:2020年并购市场的宏观经济环境

总报告:2020年国际并购市场概况

温馨提醒:

如需购买《中国并购报告(2021)》进行深入学习,敬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链接,或进入京东图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官方旗舰店”下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