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顶部固定

上市公司要敢于善于并购

2022-08-11
新闻来源: 全联并购公会
查看次数:1182

并购重组又将迎政策支持。近日,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部副主任郭俊表示,证监会将推进完善并购重组规则,强化公司治理监管,严格落实退市制度,支持上市公司扎实做好做精并购重组,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并购重组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助推器,在拓展资本市场融资功能、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监管部门多次为并购重组松绑,越来越多上市公司敢于、乐于实施并购重组。数据显示,2021年A股市场共完成各类并购重组交易3335单,交易规模达到1.78万亿元,比上年分别上升18%和7%。 
企业热衷于并购,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做到了敢并购。但过往实践表明,如果只敢并购却不善并购,那么带来的可能是风险。比如,有的上市公司因前期尽调不足、风险识别不全、底数掌握不清导致“踩雷”;有的上市公司收购后“并而不整”,出现子公司失控和业务整合不充分;有的上市公司盲目铺摊子、乱跨界,却因隔行如隔山导致业绩承诺无法按约兑现,甚至陷入经营危机等。 
当前,我国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被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好发挥并购重组功能,鼓励上市公司敢于、善于并购,支持上市公司扎实做好做精并购重组,正变得日益重要。 
让上市公司敢于、善于并购重组,离不开监管部门的引导,鼓励好的、严惩坏的并购重组是应有之义。对于内幕交易、利益输送等违法违规行为,要予以严厉打击。上市公司实施并购重组过程中,大股东掌握绝大部分话语权,这就容易使得并购重组成为其牟取私利的工具,导致各种虚假并购、恶意重组的出现。应加强对大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的监管,对因并购重组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的相关决策者严肃追责,防止大股东与被并购方私下渔利、掏空企业。 
让上市公司敢于、善于并购重组,不是一味降低门槛。尽管并购重组属于市场化行为,但高估值、高溢价、高业绩承诺的“三高”并购以及盲目跨界重组的危害有目共睹,这样的并购重组一旦泛滥成灾,无疑将提高监管成本,造成市场资源的巨大浪费。未来可考虑进一步优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的准入条件,比如对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净资产收益率提出要求等。 
敢于、善于并购,不等于过度并购。通过抱团取暖实现做大做强、更好回馈投资者应是并购重组的根本出发点。上市公司不应将并购重组作为短期撑业绩、提市值、保壳养壳的手段,为了蹭热点而并购,为了赶潮流而重组。应当从自身实际经营情况出发,以是否有利于做精主业、增强内功作为判断标准,将审慎理念贯穿并购重组全过程,坚决防止脱离自身实际的盲目投资、无序扩张。 
还要看到,并购重组并非做大做强上市公司、提振股价的灵丹妙药,A股市场上,重组失利、并购折戟的案例比比皆是。对投资者而言,应理性看待这一市场行为,切忌追热而上、闻风而动,以免遭遇财产损失。




全联并购公会是2004年经全国工商联批准成立、2012年经民政部登记注册的非营利性民间行业协会。总部位于北京,行政主管单位为全国工商联。

作为全国工商联直属的唯一金融属性行业商会,全联并购公会现拥有200余家机构会员和4000余名个人会员,建立了法律、基金、标准、国际、并购维权、区块链以及信用管理、金融文化、金融科技、中小企业投融资等 20个委员会,为规范并购行业发展、促进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深度结合、提升中国企业竞争力、促进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并购做出了积极贡献。


电话:010-65171198

网址:www.ma-china.com

邮箱:cmaa@mergers-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