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华永道:2022年上半年中国国内并购交易数量仍保持历史高位,但交易金额大幅下跌

普华永道于近期发布《2022年中期中国企业并购市场回顾与前瞻》,并于北京、上海、香港、杭州、苏州、青岛、贵阳、重庆、成都、长沙、武汉、西安、广州、厦门、深圳、郑州、昆明以及大连,共18座城市举办新闻发布会(部分城市采取视频连线方式举行)。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点击下方视频,观看普华永道全球跨境服务中国主管合伙人黄耀和分享最新洞察:
概览
普华永道于近期发布《2022年中期中国企业并购市场回顾与前瞻》。报告显示2022年上半年,中国国内并购交易数量仍保持在历史高位,达到6,173宗,但并购交易金额大幅下跌至自2014年以来半年数据的最低点,为2,367亿美元。在此期间“超大型交易”大幅减少。
今年上半年,超大型并购交易(单宗超过10亿美元)的数量只有22宗,不及2021年下半年的一半,交易金额大幅下降至7年来的最低点。私募股权基金交易金额达到1,185亿美元,已保持在连续的三个半年度超过交易总额的一半。私募股权交易量从2021年下半年的历史纪录大幅下降近四分之一。
虽然上半年国内并购交易下降,短期内大规模反弹可能性也不大,但是投资者的投资意愿仍然比较强烈,细分板块的活跃度还是很高,比如新能源汽车行业。如果下半年疫情、利率下跌、地缘政治冲突等系列不利因素得到缓解,投资者的信心将会逐步恢复。
国内及国外战略投资趋势
2022年上半年,国内企业战略并购交易数量超过2,400宗,但合计交易金额降至不足千亿美元。从交易数量看,尽管下降了2%,但小规模并购交易仍受到国内关键主题的积极推动,例如产业升级和高科技领域,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较小。由于缺乏前几年出现的超大型并购交易,所有行业的交易金额均有下降。并购活动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推动的产业升级、资本重组和大型国有企业集团之间的整合。
私募股权基金、风险投资
和财务投资者关注点
与之前几个半年度非常强劲的募资相比,2022年上半年的募资规模有所下降。新设基金的数量保持增长趋势,达到155只。相较于2021年下半年的市场高位而言,私募股权交易数量大幅下降24%,金额下降34%。除了电力能源行业外,几乎所有行业的私募股权交易金额都出现显着下降。私募股权交易量在各个行业均有所下降,但在高科技、工业品和医疗健康领域仍然活跃,这一趋势也体现了政府在这些领域的各种推动作用。
由于估值趋于下跌和资本市场疲软,私募股权的退出交易数量较2021年下半年的历史最高水平大幅下降,市场中的众多不确定性为资产出售带来了挑战性。赴美上市的监管问题使通过美股退出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影响,香港交易所表现疲软,因此深圳和上海科创板继续保持其作为私募股权IPO退出的主要战场,2022年新的北交所上线使退出渠道更为丰富。
中国内地企业海外投资趋势
上半年海外并购金额大幅增长30%,主要得益于几宗由国有企业和国企相关投资基金主导的超大型并购交易。然而,假如剔除这几宗超大型并购交易,上半年海外并购仍然处在相对低迷水平。由于某具有国企背景的财务投资机构参与一宗以155亿美元的交易金额收购沙特阿美天然气管道公司的超大型交易,财务投资者海外交易金额大幅上升。除了这一单巨额交易外,从交易金额看,高科技和医疗健康是最重要的海外投资并购行业。从交易数量看,科技、医疗健康和消费品是上半年最受欢迎的投资领域。从交易地点看,以美国为目的地的交易仍然很多,由于交易金额普遍不大,因此没有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及吸引监管的关注。亚洲仍是海外投资的热门目的地。
2022年展望:2022年下半年国内并购交易
或将在上半年的基础上继续下降
影响上半年并购交易活动的不利因素或将延续到下半年,这些不利因素包括:多个行业的监管不确定性,尤其是在网络及科技行业,可能会导致买卖双方的估值差距;各种反垄断措施将会抑制战略并购交易活动(特别是在科技行业),尽管这也将为私募股权基金创造投资机会;新冠疫情带来的经济影响和由防疫措施带来的隔离和旅行限制;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包括中国企业进入美国资本市场的政策影响等。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抑制了原本活跃的并购环境,预计2022年下半年国内并购交易或将在上半年的基础上继续下降。除非这些不利因素得到缓解,预计下半年入境和海外并购交易将保持低迷状态,私募股权基金投资活动数量将略低于上半年,海外并购交易情况持续保持平淡。
点击“阅读原文”或扫描二维码,下载完整版报告。


<<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

电话:010-65171198
网址:www.ma-china.com
邮箱:cmaa@mergers-chin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