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网顶部固定

华融资产胡建忠:并购重组是本轮不良资产处置的主要手段

2020-10-20
新闻来源: 全联并购公会
查看次数:1199

胡建忠


10月17日,第二届中国特殊资产50人论坛年会在上海举办,本届年会主题为“疫情下特殊资产行业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监事长胡建忠出席活动并发言。


1


量升价跌,

不良资产市场处于收持周期


1、不良资产规模上升

金融的母体是实体经济,经济下行叠加新冠疫情、中美贸易摩擦等外部环境影响,中国的经济正处于逐渐探底,寻找拐点的周期,这个周期对于金融业,可以说是比较痛苦和艰难的时期。

金融体系和实业的不良资产持续上升是确定性事件的判断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目前三大任务--防风险、扶贫和环保实质都是做减法。供给侧改革,“三去一降一补”,除了一补其他四个都是做减法,做减法的过程中是一个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这将成为一个常态;第二,去产能是必须要迈过去的一个槛,该过程实际上也是个滋生不良资产的过程;第三,房地产及相关产业风光不在,这会释放相应的不良资产;第四就是严监管。过去较长期不良资产浮在水下,严监管将加剧不良资产的曝露。

2、不良资产价格下行

在新一轮不良资产周期开启之初,受市场吸引,市场各类竞争主体包括一些专业性不强的新型机构蜂拥而至,催生了不理性竞争现象,在一些区域尤其是江浙地区出现了不良资产包价格高企,甚至一度出现高达八折抢包的情况。自2018年下半年以来,市场逐步回归理性,不良资产包的价格持续回落。一方面,由于供给充分,需求相对不足。另一方面,股市持续下降、房地产价格下行进而导致信贷当中作为押品的价值下行,不良资产估值基础发生变化,也导致了价格上的调整和波动。

3、处置难度加大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给不良资产处置带来新的压力。一方面,不良资产买方需求不旺,资金实力不足,无序竞争的存在进一步提升了处置难度。另一方面,相关部门强调不良资产处置中尽可能采取和谐的办法,导致诉讼周期在不断拉长,资产权属的实现难度增加。  
 
4、不良资产处于收持周期

不良资产的运营与处置是一个逆周期行为,经济下行周期收购、持有,上行周期处置。一是挣估值修复的钱;二是挣企业内生成长的钱;三是挣资产管理的钱或者并购重组的钱。当前经济增速放缓正是收购、持有的最佳时机。通过调查发现,部分优质企业因信贷紧缩导致了短期流动性风险,本身生产、经营、研发并未受太大影响,一些企业由于环保限产或者疫情的影响,生产时断时续,导致还本付息出现了障碍,但生产技术先进,产品适销对路,地方政府支持意愿强,预期政策调整后能较快恢复;一些上市公司股票在杠杆资金平仓的压力下,被错杀误伤,累及大股东触及补仓线、平仓线,但大股东的股票质押出的资金是围绕上市公司上下游进行的布局与投资,并未盲目的消费和多元化;还有一些企业,迫于经济环境和资金压力,瘦身剥离部分优质资产,但经济不景气导致价格和流动性只能二选一。这些都是外部宏观环境的变化给不良资产行业带来的机遇。

2


本轮不良资产市场的几个显著特征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随着经济增长放缓,近几十年来在快速发展中累积的大量深层次结构性问题不断暴露,劣变资产持续显现,严重影响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率,还带来重大风险隐患。在此背景下,本轮不良资产凸显以下几个特征:

1、国有大型企业主辅剥离任务较重。近年来一些央企和国企在做大做强的同时,片面追求多元化的经营模式和大而全的产业布局,过度涉猎各类金融业务、房地产业务以及其他非主业,导致出现主业不突出、核心竞争力不强、经营效率不高等问题。十八大以来的国有企业改革明确要求资源要素要向优势主业和优势企业集中,央企及国企需要加快主辅业剥离,因此将产生大量非主业资源尤其是地产板块资源整合和存量盘活需求。

2、大中型民营企业集中暴雷。近20年来,我国民营经济克服了基础薄弱和先天不足等劣势,成为国民经济最为活跃的经济增长点,许多大中型民营企业还成长为行业头部企业或区域龙头企业。但受做大规模的驱动,大中型民营企业偏好采取激进发展战略,不断加大投资与兼并重组的力度,广泛涉足各领域产业,导致业务的多元化超过了自身承受能力,给企业带来极大经营风险和高资产负债率。比如近两三年资产规模在500亿元以上的大中型民营企业债务违约事件频发,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经营和稳定发展,迫切需要降杠杆、进行产业整合、重新配置资源。

3、中小银行和信托机构压力凸显。全国的1600多个村镇银行,2200多个农商行和信用社,130多家城商行当中大面积出现风险压力,需要一定的救助。

4、部分上市公司亟待纾困。上市公司作为我国各领域的优秀企业代表和经济运行中最具发展优势的群体,在推动技术进步、拉动经济增长、创造就业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但经历快速发展阶段后,一部分上市企业经营开始陷入困境,影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市值的稳定。一方面,上市企业大股东质押比例过高,影响了公司控制权的稳定性和正常经营。根据统计,截至今年9月,A股市场中,质押股票合计4.88万亿,比占总市值的7.47%。一旦股市发生较大波动,极易发生股票质押爆仓风险。另一方面,上市公司自身盲目多元化和高杠杆,导致盈利能力持续下降。与大中型民营企业类似,近年来上市公司不断提高负债率,大范围开展与主业无关或无互补性的多元化业务,叠加宏观经济下行的影响,上市公司造血功能减弱,经营持续恶化。因此,上市公司在大股东纾困、自身纾困等方面也存在大量需求。

5、担保圈副作用显现,拖垮部分优质企业。在经济高速发展阶段,抱团发展的策略使得部分中小企业获得一定优势。在经济逐渐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后,担保圈隐患爆发,一旦某家企业发展出现问题,则迅速成为雷区,部分优质企业也因此受大量贷款担保拖累而出局。
 

3


并购重组是本轮不良资产处置的重要手段


随着我国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大规模简单剥离不良资产的时代已经过去,未来一段时期需要重点解决的是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和低效资产问题。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应该牢牢把握行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由单纯的批发零售金融机构向专业化金融机构回归,由金融控股集团向以存量盘活为主、以资本性投行为特色的真正的资产管理公司回归,这既是持续发挥逆周期调节和救助性金融独特功能的外部需要,也是自身实现质量变革和效率变革的内在要求。面对国有大型企业、大中型民营企业、上市公司等重要经济主体盘活存量的实际需求,既不能简单出清也不能一破了之,而是需要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资金的配合下综合运用投行手段进行整合、重组和盘活。

一是可以通过梳理国企的存量债务,发挥“产业+金融”的优势,联合产业投资者对国有企业低效无效、非主业资产进行剥离、重组盘活,或为产业投资者提供并购资金,将一个大的集团拆分为若干精致的专业公司,让更多的参与主体尤其是民营经济进场,解决大型央企和国企大而全、主业不突出的问题,使其资源向优势主业集中。这样既帮助国企实现主辅剥离,又能让民营企业将一些国企的副业做精做好。

二是对于受盲目多元化和高负债影响出现经营风险和流动性危机的大中型民营企业,可以运用债务重整、资产重整等方式帮助企业剥离关联性小的非主业或无关产业,并将整合的行业限定在上下游或关联的几个行业内,用建百年老店的思路支持其做精做细,向专业化、专门化发展,不断形成核心竞争力。

三是可以优选一定数量股价波动不大,基本面较好的细分行业龙头上市公司纳入白名单,当白名单中企业出现大股东质押风险或自身面临流动性困难时,可通过收购存量股东股权质押或其他不良债权,并在资产、负债、产品、技术、管理和风险缓释等环节开展实质性重组,或者通过开展市场化债转股、定向增发、阶段性股权投资等股权业务,帮助上市企业剥离非主业,解决经营困难,度过经营危机,实现上市公司基本面的彻底改善。在价值修复后,资产公司退出。  





全联并购公会是经国务院批准、在民政部登记注册的非营利性民间行业协会。设立于2004年9月,总部位于北京,业务主管部门为全国工商联。

作为全国工商联直属的唯一金融属性行业商会,全联并购公会现拥有300余家机构会员和5000多名个人会员,建立了法律、基金、标准、国际、并购维权、区块链以及信用管理、金融文化、金融科技等19个专业委员会,在大陆地区、香港,以及日本、美国等19个省市、地区和国家建有工作委员会,为规范并购行业发展、促进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深度结合、提升中国企业竞争力、促进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并购做出了积极贡献。


电话:010-65171198

网址:www.ma-china.com

邮箱:cmaa@mergers-china.com